被家暴,被出轨,“郝蕾”在丈夫葬礼上大笑:挨打多年,她们为什么不离婚?
“丈夫终于死了”
在丈夫的葬礼上,大家都在哭,她却因为旁边一位朋友说的一个笑话笑了起来。她笑得似乎不合时宜,儿子儿媳都嫌她丢人,可只有她自己知道,她该笑。
她是谁?
她是《她和她的房子》中的讲述者冯爱梅,她也是千千万万被家暴女性中的一员。
郝蕾饰演的冯爱梅浑身充满了烟火气,微胖的身材,家务熟练的身姿,平淡温和的语气。她那么平常,那么正常,像极了每一个家暴的女性,在人前假装的样子。
时隔多年,她有了儿子有了孙子,她已经忘了自己第一次被打是为什么。但是她清晰地记得,丈夫打她的那双手,那么陌生……
那不是抱着她的手,也不是为她打架的手,倒像是别人的手。
那时候她还在孕期,她抄起酒瓶子就往自己肚子上捅,他打她,她就打他的孩子。可是,那又有什么用呢,男人不会放弃打她,更何况,那也是她的孩子。
后来,儿子出生,丈夫因为寻衅滋事进了监狱。出来后整天喝酒,不让他喝,他打她,让他喝,他打她打得更凶。
甚至,丈夫觉得她对店里的客人笑,是她在勾搭男人。
被打已经习以为常,被羞辱也已经成了家常便饭。最气人的时候,丈夫把一个女的带回家,还让她给他们俩做饭。
她当然想过走,可是往哪走呢?
从不到20岁遇上这个男人,到他50多岁去世,她被打了三十多年。
她笑了,因为她觉得自己“幸运”,后半生解脱了。没有她“幸运”的那些人呢?她们在过着怎么样的日子,她们什么时候才能解脱?
家暴距离我们并不遥远,它在我们看得到或看不到的地方常有发生。她们甚至可能是我们的朋友、同事、妹妹,也可能,你自己正在遭受。
2018年全国妇联发布的大数据显示,中国每7.4秒就有一位女士遭受家暴,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显示,全球三分之一的女性遭受过身体暴力或者性暴力。
然而,只有不到40%的女性寻求过帮助,不到10%的女性报过警。
在妇女死因中,家暴占据40%以上。那些沉默的女性,那些不为人知的瞬间,到底我们身边有多少人在沉默中尖叫?
2.
家暴就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?
关于家暴,我们都听过的一句话就是——家暴只有0次和无数次,有了第一次就要离开。
甚至旁观者会疑问,为什么她不离婚呢,谁让她不离婚呢。
其实,当我们问一位家暴受害者“你为什么不离开”的时候,就意味着你可能不懂家暴受害者。她们要么不敢走,要么不想走,这样的问法无疑触碰到了她们的羞耻感。
毕竟,离开一个施虐者的困难程度,远远超过离开一位没有施虐倾向的人。
离开可能会加剧暴力
今年9月14日,网红女孩拉姆在家中直播时,被前夫唐某用汽油焚烧,全身大面积烧伤。经过16天的抢救,拉姆还是不幸去世了。
那个笑得像太阳一样的女孩,那个在大山里辛勤劳动穿梭的女孩,死于家暴前夫的双手。
伤害拉姆的是谁?是前夫。没错,前夫。离婚并没有终止伤害,还可能让伤害变本加厉。
施虐者将妻子当成自己的私有财产,如果乖乖在手里操控,他们也许会给伴侣一些甜头。可如果伴侣“离开”了,可能会激起他们的摧毁欲。
在对拉姆家人的采访中,拉姆姐姐说:唐某不仅打拉姆,还打过她,甚至拿着刀架在儿子脖子上威胁拉姆,说“不复婚我就杀了他”。
恐惧感让她们被牢牢拴在施虐者身边,害怕更不可控制的事情发生,那就只能忍气吞声。
他有时候对我很好
《不要和陌生人说话》中,我们见识到家暴者的“经典桥段”——打完妻子之后,跪下来认错,说尽一切好话。
受害者“不想”离开的时候,她们渴望的不是终止关系,而是关系回到最初甜蜜的时候。那种渴望让她们丧失理智,相信家暴男真的会改变。
轰轰烈烈,非爱即恨的高浓度关系,正是她们向往的。那让她们感觉到自己被需要,自己在拥有爱。
总是对伴侣抱有期待,也是很多女性被持续伤害的原因。
离开这里,我能去哪呢?
家暴不只是身体上的伤害,还有精神上的摧残。施暴者会不断给受虐者洗脑,让她们被孤立,认为自己没有生存能力,没有任何价值。
长期的精神暴力,让她们觉得自己离开这个家,没有生存能力,更养不活自己和自己的孩子。
就像冯爱梅说的:我妈走的早,我爸找了别的女的,我就这么一个家。
现在的家即使破败,可也是她们唯一的家。
“别的”家里,她们更是多余的人,她们实在无法面对再次被“家”抛弃的感觉。
无法面对的羞耻感
并不是所有的人,都能同情饱受家暴的女性,社会对她们的误解并不少。
“一定是她做得不好才会挨打”、“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”、“男人不都是这脾气嘛,为了孩子忍忍呗”……
长期被摧残的低价值感,让她们很容易相信别人的话,觉得自己或者家人会因此遭受非议。
与其面对这些流言蜚语,还不如在自己“安全岛”,不就是挨打嘛,习惯就好了。
3.
施暴者的可怕,不光是拳头
有很多的家暴,并不像新闻里那样惨烈。可能施暴者的魔爪并没有那么凶残,也可能他们施暴的频率并不高,也可能施暴的方式是难以启齿的性暴力。
正是因为如此,有很多女性决定隐忍,并不打算离开。或者其他人,也劝她们“男人只是脾气大”而已。
前不久就有这样一则新闻,女子忍受家暴40年决定诉讼离婚,法官认为女子自述的“非打即骂”在正常夫妻范围内,为了两个人相互扶持的老年生活,决定驳回离婚请求。
但是实际上,家暴并不是只是男人打女人这么简单,推推搡搡也并非是什么“正常夫妻矛盾”。
暴力只是外在的表现形式,它的核心在于权力与控制。
真正的爱是尊重,包容,信任,理解,而一个施虐者眼中的爱是占有和侵犯:
让你全身心投入他们的生命,你不能有自己的生活;
要在性行为中施暴,体现自己的征服欲;
要让所有人知道,你是他的伴侣,你是属于他的;
他要占有并控制你的欲望、兴趣、生活、情感。
当你不受控制,或者想要摆脱他们的控制的时候,暴力就成了控制的手段。甚至施暴之后的承诺,对你好,也是一种怕你跑掉的控制手段。
仿妆博主宇芽曾经讲述自己被家暴的经历,在对方开始打她之前,先是对她进行精神操控。因为小事对她贬低大骂,否定她的生活和工作,不让她有正常社交,要求她断绝与母亲的关系。
施暴者往往以自我为中心,觉得自己无可指责,自己的观念也不容置疑。
所以他们必须努力驱散伴侣的思想,伴侣一旦有空间感受自己的情感和愤怒,就可能会拒绝他的压制。
同时,施暴者把伴侣的独立思想当成对自己权威的挑战,他们只能用更大的愤怒压制伴侣,直到伴侣没有空间感受自己,只能停留在他们营造的世界里。
不要把家暴当成小打小闹,更不要觉得那只是脾气不好,他们就是在操控你的人生,伤害你的身体。
4.
想要离开时,到底要怎么做?
家暴受害者需要的,并不是一句“你怎么不离开”的指责。她们更需要的是“你应该这样离开”的方法。
首先,重建自信,找回自尊。
在长期的身体暴力,精神控制摧残中,受害者对自我的认知早已改变。她们可能会觉得“我是廉价的”、“我不值得好的生活”、“世界上没有人爱我”。
也正是这样的低价值感,让她们离开的动力并不强烈。
身体离开的第一步,就是精神先离开。要让她们知道,她们没有做错任何事,她们才是受害者,她们没有义务为施暴者负责。
世界上有很多爱她们的人,有很多美好的事物,她们值得,她们应该拥有。
其次,解决受害者的分离焦虑。
家庭暴力中的受害者和施暴者的关系,并不是旁观者认为的“打”与“挨打”的关系。
他们之间互相伤害却又互相离不开,虽然充满了伤害,却达到了一种微妙的共生关系。施暴者需要在关系中满足控制欲,被害者需要在关系中获得家的完整性、获得对伴侣拯救的欲望、获得对羞耻感的回避。
当她们真正要离开时,她们虽然觉得爽,可也有“不舍”的地方。更何况,还有的施暴者对你坏的时候拳脚相向,对你好的时候柔情似水,这也是她们可能贪恋的需求。
帮助她们离开就要割舍掉这些对分离的焦虑,要让她们知道真正的爱不是如此,伤害你的人,没有什么好留恋的。
最后,寻求专业的帮助。
通过法律途径告诉她们保护自己的最好途径,还可以借助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力量,帮助她们重新找到自我,解脱心理的牢笼。
《她和她的房子》中,冯爱梅对同样被家暴的燕子说了一段很感人的话:我们得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,至少挨打也有个地方待。
她说,“我们”的房子。
“我们”是千万万万被家暴的女性,“我们”是逃脱不掉的受害者,“我们”也是最需要帮助的一批人。
要让她们知道,她们的背后,不是空无一人。
暴力就是暴力,不能因为发生在家庭而被忽视。
RECOMMEND
推荐阅读
2020-11-27
2020-11-22
2020-11-04
2020-10-27